走出去,開發利用海外資源的必然性。
受我國經濟發展周期階段性特點影響,我國大宗金屬礦產資源需求增速在“十一五”時期已進入最高峰值期,從“十二五”時期開始進入增速下滑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政府職能、社會民生等領域全面改革和經濟結構調整、轉型升級的推進,我國經濟增速在“十二五”以后將逐步進入穩定合理期。我國大宗金屬礦產資源的需求也將會在“十二五”以后逐步進入穩定期,在此區間將會上下小幅波動。為滿足人們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和經濟建設的穩步推進,我國對大宗金屬資源的大規模需求還會保持相當長時期。雖然需求強度不會大幅提高,但數量規模依然巨大。如果考慮世界資源的基礎儲量和資源量則規模和儲采比還將大幅提高。世界大宗金屬礦產資源的儲量和供給前景還是比較樂觀的。
我國大宗金屬礦產資源在品位、規模、采選條件等方面與國外優質資源相比處于劣勢地位。其中,鐵礦石平均品位比世界平均水平低10%以上,97%的鐵礦為30%以下的低品位鐵礦;錳礦平均品位僅22%,比國際礦石工業標準低13%;銅礦平均品位僅為0.87%,低于1%的世界平均品位;我國鋁硅比低、開采成本高、能耗大的一水硬鋁石型礦石占98%以上,優質鋁土礦資源匱乏。同時,我國礦產資源的共伴生礦床約占已探明礦產儲量的80%,單一礦種的礦床少,共伴生礦床多,采選難度大,生產成本高。
受國際大宗金屬礦產資源價格高漲,以及我國金屬冶煉加工行業產能過剩、需求增速下降、市場競爭激烈的影響,目前我國大宗金屬冶煉加工行業利潤微薄,企業經營困難,大量外匯資金用于外購礦石資源。例如:2013年我國鐵礦石、鋁土礦、銅精礦進口金額分別為1049億美元、382億美元、210億美元,而同時期我國大中型鋼鐵企業(占全國產量的81%)、鋁冶煉和銅冶煉行業利潤分別為228億元(行業利潤率僅為0.4%)、虧損23億元、153億元。
由此可見,依靠國內資源已無法滿足我國對大宗金屬資源的需求。資源供給受制于人,自我保障能力不強,受國際市場的波動影響較大,大量資金用于外購資源,不僅影響了相關行業的健康發展,而且對國家經濟建設將造成不良影響,與我國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不相符。從實現復興強國目標、國家經濟建設安全看,大規模投資開發利用海外優質資源將是必然的,不能以某一階段經濟和市場狀況的變化而動搖。特別是當前國家做出“一帶一路”和支持“兩洋鐵路”建設的戰略部署,通過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經貿合作和外交關系深度發展,為走出去開發利用海外沿線國家資源提供了重大戰略機遇。
抓住機遇,積極布局海外資源開發
目前,國際大宗金屬資源的供給主要集中在澳大利亞、北美(加拿大、美國)、墨西哥、南美(智利、巴西、秘魯)、俄羅斯、印尼、南非等國家和地區。同時,幾內亞、塞拉利昂等非洲國家,以及我國周邊的蒙古和印度也在逐步形成較大供給,或具備相應潛質。國際礦業資源市場中主要資源供給地和大礦企的市場占有率高,而且其資源品質好,開發成本低,市場競爭力強。
2008年以后,我國礦企開始大規模投資開發海外金屬礦產資源項目,已投入幾百億美元。但從效果看,成績并不理想,對外海外資源的獲取能力比較弱,成功率僅20%左右,至今沒有形成對國內資源需求的有效供給。我國礦企海外資源開發失敗多、成功少的主要原因在于企業能力和經驗不足,缺少政府支持。
當前國際礦業市場正逐步步入低谷,國家積極推進的“一帶一路”和支持“兩洋鐵路”建設的戰略工程,為我國礦企在沿線國家的資源開發創造了有利時機,應充分發揮政府在政策資金和外交途徑上的支撐作用,為礦企“走出去”保駕護航。同時,礦企業應注意吸取以往經驗教訓,注重自身能力的提高,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一是加強和重視規劃研究的指導作用。開展國家層面的海外資源開發戰略研究,制定相關規劃,用于指導海外資源開發,增強海外資源開發工作的協調性和系統性。
二是成立或指定專門機構具體負責海外資源開發的相關工作。應有一個對海外資源開發工作有全面認識,具體工作能有系統性、有針對性地開展,以服務海外資源開發為宗旨的專門機構。具體負責政策制定、實施、監控;整合國內各類相關資源;協調解決與企業走出去相關的具體事務。
三是建立專門的國家支持基金。用于海外項目的規劃研究和前期投入補貼、項目投資補助和注資、貸款貼息、擔保補貼、項目短期損失補貼、人才培養和科技研發補貼等;對母公司在稅收和用匯方面提供相應的優惠和便利政策。
四是加強外交途徑支持力度。通過國家間的戰略、經貿合作及外交關系為礦企獲取項目,取得所在國投資優惠政策和政府支持提供外交途徑的保障。
五是培養國內大型礦企和專業金融投資機構。支持國內礦企和金融機構積極參與海外資源開發,研究放活其管理體制和經營機制,逐步與國際接軌。特別是有基礎的國企和民企,要有政策和資金上的傾斜。
六是重視對資源獲取方式的研究。針對不同項目特點,靈活選取政府間貸款、投資入股、與國外企業合作開發、國內企業聯合開發、獨立開發等方式,降低項目風險,爭取更多優惠條件,獲取參與項目機會,提高項目成功率。
利用國內資源開發、循環和綜合利用,為資源供給提供有利支撐
受我國資源稟賦特點影響,目前我國大宗金屬資源供給量國外要大于國內,但國內資源的開發利用是我們最可靠的基礎保障。同時,對廢舊金屬資源的循環再生利用和共伴生礦產資源的綜合利用也是我們的重要保障。目前我國礦企稅收比例較高,整體工藝水平不高,亂采亂挖等違法行為和不遵守行業準入要求現象仍然存在,國內礦業交易、融資市場處于初級階段,支撐作用不強;廢舊金屬資源循環利用率較低,回收渠道不規范,不規范的回收利用方式較為普遍;資源綜合利用率和礦企積極性不高。
一是減輕礦企稅費比例,規范行業秩序。利用實施礦產品資源稅制度的機會,清費立稅,歸并清理不合理的地方性稅費,減輕企業經營壓力。稅種的收繳比例,應考慮資源品位、采選回收率、有價元素的綜合利用率,以及對開采地的環境保護狀況等因素,以鼓勵企業提高工藝技術水平。嚴格執行環境保護和行業準入的相關規章制度,建立事中、事后相關責任追查制度,對于不遵紀守法的企業要嚴厲查處,規范行業秩序。
二是培育交易、融資及商業儲備等服務資源。建立規范、透明的國內礦產品、礦業權和找礦勘探的交易和融資市場及誠信制度。支持并培育國內風險找礦、礦業權第三方評估、相關法律服務、人才培訓等配套服務機構的發展壯大。發揮國家和商業戰略資源儲備的市場穩定器作用。
三是規范廢舊資源循環利用。逐步實現產品生產企業、消費者和國家提供部分循環回收利用資金作為資源回收利用基金,重點補貼社區和公共場所回收網點的建設,規范回收渠道,補貼正規廢舊利用企業的生產經營;嚴格執行廢舊資源的報廢回收制度,治理并規范大量廢舊利用企業的違法經營行為,實現廢舊資源高效、環保的循環往復利用;支持廢舊金屬資源拆解分選、熔煉分離等工藝技術裝備的研發,并在行業內推廣應用;提高消費者資源循環利用的消費和環保意識。
四是挖掘資源綜合利用潛力,提高資源利用效率。資源綜合利用要兼顧經濟效益、環境和社會效益。國家要加大對資源綜合利用資金支持,重點用于科技研發補助、項目補貼、人才培養、稅收減免返還等方面,提高企事業單位的積極性;利用行業準入和相關標準規范等手段,對企業資源綜合利用工作嚴格管理監督;圍繞數量大、選冶有難度、有利用價值的共伴生資源,開展科技攻關。例如:攀西地區的釩鈦磁鐵礦、廣西的高鐵鋁土礦、山西和內蒙古地區的高鋁粉煤灰等。
積極培育國內金融期貨、科技、工程和法律咨詢等配套要素
金融期貨、科技研發、工程和法律咨詢、專業資訊和研究是礦業市場離不開的必備要素資源。目前我國在以上方面與澳大利亞、加拿大等礦業發達國家相比差距較大。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金融期貨市場,利用我國區域性樞紐港口物流倉儲資源、龐大的資源需求市場,吸引國內外各類資金的參與,逐步增加交易規模、豐富和完善交易功能和種類,增強在國際市場上的影響力和話語權。鼓勵企業利用國內期貨、港口物流倉儲資源市場,實現產品的套期保值、貿易資金融通,降低經營風險,豐富經營手段。
增強國內科技研發、工程和法律咨詢、資訊和專業研究的能力。圍繞國內外資源開發所需相關工藝技術和機械裝備,支持國內相關企事業單位的科技研發工作,通過項目帶動國內技術和設備的輸出;圍繞國內外資源開發所涉及的服務需求,培育出一批專業的行業工程咨詢和法律服務機構;配合國家戰略、礦業和金融市場發展及各類市場參與者對行業資訊和專業研究服務的迫切需求,培育出幾家在國際上有影響力的行業資訊和專業研究機構,提供專業信息和智囊服務。